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89篇
  免费   4669篇
  国内免费   3048篇
电工技术   3229篇
综合类   3770篇
化学工业   4858篇
金属工艺   2599篇
机械仪表   2791篇
建筑科学   2997篇
矿业工程   1627篇
能源动力   883篇
轻工业   4317篇
水利工程   1185篇
石油天然气   1323篇
武器工业   550篇
无线电   37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73篇
冶金工业   1325篇
原子能技术   756篇
自动化技术   5271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1727篇
  2021年   2193篇
  2020年   1581篇
  2019年   1126篇
  2018年   1239篇
  2017年   1314篇
  2016年   1171篇
  2015年   1861篇
  2014年   2296篇
  2013年   2587篇
  2012年   3066篇
  2011年   3278篇
  2010年   2937篇
  2009年   2765篇
  2008年   2875篇
  2007年   2735篇
  2006年   2191篇
  2005年   1680篇
  2004年   1338篇
  2003年   876篇
  2002年   826篇
  2001年   707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环  马方晨  冯理成 《现代导航》2022,13(4):292-296
随着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地面无人装备日趋活跃在作战、搜救和消防等多种军民用任务场景中。对于军事领域而言,地面无人装备是陆军和其他地面作战部队迈向无人化、智能化战场的核心装备,将在未来陆战场各类作战任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外军各类典型地面无人装备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该装备领域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对地面无人装备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低轨互联网星座是当前全球研究和发展的热点,互联网星座支持随遇接入遥感卫星和信息在轨直接处理的应用前景备受期待,但由于轨道高度不同会产生双向高动态异构星座的接入互联问题。首先,通过设定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在不同轨道特性、不同卫星数量情况下的随遇接入仿真场景,重点探讨了时空非连续可视性和多普勒频移问题对遥感卫星接入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遥感卫星随遇接入互联网星座场景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时延性在轨处理任务的流程及其星地功能分配;最后,对当前在轨智能处理算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阐述,为未来低轨互联网星座及遥感卫星的发展和联合组网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云岳  代欢  张育培  尚学群  李战怀 《软件学报》2022,33(12):4590-4615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引发了学习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这种大背景下,在线学习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在线学习中师生时间、空间分离的特征,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线学习中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及海量学习资源,如何迅速完成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成本、合理分配学习资源等问题成为限制个人和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了,需要一个更高效、更科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以帮助学习者以最小的学习成本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习目标.基于以上背景,如何自动高效识别学习者特征,高效地组织和分配学习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规划个性化路径,成为面向个体的精准化教育资源匹配机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地综述并分析了当前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的研究现状,并从多学科领域的角度分析了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思路,同时也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中最为主流的核心推荐算法.最后,强调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5.
6.
7.
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庞大,由数据进行驱动的应用分析场景日益增多.如何快速、高效地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出用以分析决策的信息,给数据库系统带来重大挑战.同时,现代商业分析决策对分析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数据库系统能够同时快速处理ACID事务和复杂的分析查询.然而,传统的数据分区粒度太粗,且不能适应动态变化的复杂分析负载;传统的数据布局单一,不能应对现代大量增加的混合事务分析应用场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智能数据分区与布局”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它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抽取工作负载的有效特征,设计最佳的分区策略来避免扫描大量不相关的数据,指导布局结构设计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首先介绍了智能数据分区与布局的相关背景知识,然后对智能数据分区与布局技术的研究动机、发展趋势、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对智能数据分区与布局技术的研究前景做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9.
A novel ternary hybrid flame retardant named P-g-C3N4@PGS-Ti was prepared through step-by-step method. First, titanium dioxide was loaded on PGS to make PGS-Ti (where PGS = palygorskite), and then, PGS-Ti was decorated by phosphor-doped g-C3N4 (abbreviated as P-g-C3N4) to prepare a ternary flame retardant of P-g-C3N4@PGS-Ti. It showed that P-g-C3N4@PGS-Ti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flame retardancy of epoxy resins (EP). The structure and the morphology of P-C3N4@PGS-Ti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ca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the burning behavior of 5 wt% P-g-C3N4@PGS-Ti composited EP were well investigated through TGA,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cone calorimeter test (CCT) and vertical burning test (UL-94 standar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heat releasing (pk-HRR) of the EP/P-g-C3N4@PGS-Ti composite reduced 36% (from 1459 to 852 kW/m2) with the addition of 5 wt% of P-g-C3N4@PGS-Ti flame retardant to the matrix of EP. The combustion residu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P/P-g-C3N4@PGS-Ti composite gained the most continuous and firmest char yield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GS, TiO2 and the introducing of P element. The mechanism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gas phase and condensed phase flame-retardant processes were well coordinated to improve the fire retardancy for EP. We tested and studi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P/P-g-C3N4@PGS-Ti composites. Only 2.4% decreasing of flexural strength and 23.5% decreasing of impact strength in EP/P-g-C3N4@PGS-Ti composites compared to pure EP, respectively. But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of EP/P-g-C3N4@PGS-Ti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he control sample in the system, EP/P-g-C3N4@PGS-Ti composite material had the highest flexural modulus and impact strength.  相似文献   
10.
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对模板离子具有强识别能力,对其可实现高选择吸附,因而离子印迹技术常用于制备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但传统方法制备的离子印迹吸附材料,因识别位点容易被包埋导致其吸附容量小、吸附-脱附速率低,而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则是采用模板离子和聚合单体直接在载体表面或附近区域构筑选择性识别位点,所有活性位点均暴露,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从技术原理与合成原料、制备工艺方法以及载体材料类型等方面对表面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近期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针对相关研究现状,从载体材料、功能单体、目标离子等角度分析和讨论了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当前发展中的不足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